《微虫世界》,乍看书名,以为是部详尽的博物志,但其实是一本成书于于光绪年间、关于太平天国的独特的回忆录。
从未出版过,仅以手抄本流传。
百年后,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发现此书,叹之为“奇书”,在2014年译成英文。2016年,《微虫世界》的译本荣获韩南翻译奖,让这本小书进入更多人的视野。
作者张大野,生于浙江绍兴一官僚之家。
1861年冬天,太平军攻占绍兴,年仅七岁的张大野跟随母亲避难...亲眼目睹了老百姓真实的生存状况、人性在战乱中的扭曲、人如虫豸的昏暗岁月...
很难一窥全貌。
老王仅从网上仅能看到几张影印页和田晓菲教授的论文“《会说话的伤口:晚清抄本《微虫世界》中的创伤记忆》”中,摘几段令人发指的血腥描写:
01
医士杀子
昼食橡栗,夜棲泊荆榛。丛竹中微雨簌簌,宿鸟或惊起,众人则相顾凄动。
有孟先生者,城中之医士也,亦携其妻及三岁儿至。
一日方共伏,天雨,儿大啼,有持念珠诵佛号之老妪恶之,以为必致贼,且诵且喃喃,先生乃手自裂杀之。
余庶祖母夺救不得,骇痛哭失声。
余时幼,都不知其何故,第见肠胃狼藉血流离,相惊惨股栗而已。
嗟乎,父子天性乃竟决绝如此,乱世固无所不有。
彼老妪殆可谓狗彘不食其余者乎?
简述:
一起逃难的,有个医士姓孟,带着妻子和三岁的孩子。
深夜,孟医生的孩子因为太过饥饿哭闹起来,怎么哄都哄不住。
旁边一拿着佛珠,看上去慈眉善目的老太太,厌恶地说了一声:“孩子这么哭,肯定得把长毛招来!”
她这一开口,大家都盯着孩子的父母看。
孩子的父亲眼看这种情况,拿出防身用的刀,一刀捅进孩子的肚子,左右一划,肠子和鲜血就流了一地,很快就死了
02
长毛与短毛
平民百姓除了避“长毛”之外,还要避“短毛(土匪)”:
短毛者,土匪以别于长毛之称。逢贼杀贼,逢民杀民,逢官兵则义旅也。十百为群,所至席卷如风雨,尸枕藉道路,河水为不流。
然无短毛乱不至此。贼虽酷虐,志犹在于据地,冀安集也;彼则跨于两间,意图逞于一旦,连村尽破而生死模糊,可叹也。
短毛更甚:他们遇“长毛”杀“长毛”,遇百姓杀百姓,遇官兵就自称是义勇。所到之处,烧杀淫掠,无恶不作...
03
石榴乳
贼之杀人非必其皆恶之也,特游戏耳。余尝于陆家埭见妇人焉,数贼从之嬉笑从东来,意甚得也。忽曰:“董二,负心哉。”贼曰:“何谓也?”妇笑而数焉。贼遽怒,出刃。妇笑曰:“试杀我可也。”语未已,贼骤起斫其臂,臂断,数贼犹笑也。
既而褫其衣露乳,割而掷焉,大笑去。余视其乳,血流离有淡红色,类石榴子者满其中,
试拈而观之,若突突跳不止,乃狂怖而返焉。呜呼,方笑而忽怒,方怒而忽笑,贼性情哉。彼妇人乃狎而玩焉,竟取杀身有以也。
有些妇女为了自己或家人能活下去,不得不委身于“短毛”或者官兵,只为了一口吃的,
在陆家埭,一妇人和他的太平军情夫打情骂俏。
妇人:“董二,你这个负心汉。”
情夫:“你为什么这么说?”
妇人开始调侃他。
情夫恼羞成怒,拔出刀来。
妇人:“你杀我试试...”
话还没说完,董二一刀砍下她一只手臂。
砍完,周围的兵都跟着笑。
接着,他们扒了妇人的衣服,割掉她的 *** ,扔在地上,大笑而去。
7岁的张大野,大概出于好奇,捡起 *** ,只见“血流离有淡红色,类石榴子者满其中。”
04
尸体城墙
同治二年(1863年)新年刚过,清兵和“常胜军”(清 *** 雇佣的外国雇佣兵)加紧了对绍兴城的围攻。
原本坚厚的绍兴城墙在新式大炮的轰击下不断坍塌。
为了填补城墙缺口,城内的“长毛”把城内饿死和被炮弹打死的百姓尸体一具具垒起来,再用泥土填埋压实,做成了城砖的“替代材料”。
清兵大炮一打上去,尸墙被轰得血肉横飞,人头、躯干和残肢断臂飞得满天都是...
05
官兵与尼姑
溃败至此的长毛,抢走了他们的小船,万幸长毛忙着逃命,没杀他们。
船没了,他们只好躲进尼姑庵...
不久官兵又杀到了,一尼姑被官兵拉去奸淫...听见尼姑一声惨叫,便没了声响。
这是尼姑抵死不从,被官兵杀了。
张大野的表嫂顿时面无人色,犹豫片刻,跑向庵堂旁的河边,一头跳了下去自尽了。
一年半间,富庶繁荣、文风鼎盛的绍兴府,变成了万物萧条的鬼蜮之地,人口从战前的660多万骤降到260万...